请勿进入图片地址,以免中毒

文|令狐伯光

2022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市场一直非常萧条,毕竟已经上映的三部电影除了《人生大事》,另外刘青云的《神探大战》表现只能说一般,而陈思诚 黄渤 姚晨 喜剧 科幻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本来被给予厚望,现在口碑崩了也就不用多讲了。

此时吴炫辉导演,古天乐监制,古天乐、刘青云、刘嘉玲、姜皓文、谢君豪、吴倩、万国鹏、张家辉等主演的科幻片《明日战记》正式定档8月12日,这个的清冷暑期档终于迎来一部重磅大片。

我觉得考虑到当下科幻大片在中国电影里面仍然是蓝海(稀缺类型),只要《明日战记》口碑不是特别差,这个票房有望超过这几年香港警匪大片巅峰的15亿左右,向着更高的20亿,甚至是30亿冲锋。

不过,考虑到种种原因《明日战记》的票房是很难超越40亿的,甚至达到30亿的机率都不是太高,除非口碑爆棚到《无双》那种程度 科幻效应才有可能,更不能提达到《流浪地球》那种国产电影大爆款的近50亿级别。

七年,我等了七年,《明日战记》这七年做什么了

古天乐这部科幻大片确实挺早的了,这个项目放出的首个预告是2015年,很多人都记得这电影最早叫《矛盾战争》,2017年6月内地杀青,2018年3月爆出首批剧照,也就是说当时进入后期制作的阶段。当时的新闻宣传语也是:据外媒消息有望在2019年秋季上映。

这个是正常商业大片的制作周期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也够了,但为什么这片拖了足足三年之久呢?根据内部的消息传出来就是:做特效。

可能很多人会感觉奇怪,这个商业特效大片还要做这么久的后期?

这些人既不了解影视工业流程,又对于中国影视工业的发展情况不太清楚。

现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距离时间几乎为零(网络上线了分分钟能看到),中国观众就是看多了全世界发达国家成熟影视工业产品,养成习惯了,从而对于中国影视工业发展状态没有概念。

不少网友成天骂中国电影特效就是不行,什么好莱坞大片里面也有中国特效公司,转头骂一句把钱都给流量明星了,完全不懂中国影视工业发展情况。

如果大家看过《流浪地球》原著小说,并且去了解过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就会知道这个团队团队对于中国影视工业的贡献有多大了,不是电影本身质量有多牛,而是他们从学习好莱坞,然后不断的试探,摸索,甚至用各种笨方法对于中国影视工业建立有着巨大的贡献。

我认为相当于1977年的《星球大战》之于美国商业大片的贡献。关键是中国之前还没有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人猿星球》,1933年的《金刚》。

有人说8090年代还有00年代内地电影,甚至香港电影这不能不算吧。

8090年代的内地电影是艺术片,很长时期艺术表现形式,还有拍摄模式走的是苏联的集中人力力大事计划经济时期,和美国从二战后发展的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影视工业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好比第一部《金刚》我是看过的,人家1933年就用模型,美术和定格镜头去解决怪兽呈现的问题,在中国直到80年代后才有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美国后面模型美术升级(2001太空漫游时期),再到《星球大战》《异形》的登峰造极。

90年代《侏罗纪公园》《终结者》除了模型美术就有电脑数字特效的突破。90年代末期《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指环王》等代表数字特效技术的大成,2008年卡梅隆的《阿凡达》代表3D数字技术的大成。

所以美国影视工业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下来的,2000年后国产电影掀起过香港的动作设计,美术等电影技术与内地集中人力办大事的古装大片模式,像张艺谋《英雄》,陈可辛的《投名状》那种。

当时国产电影还是个别地方使用好莱坞先进工业技术,比如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周杰伦大军攻城镜头,但是整个影视工业体系还是和好莱坞大片,后来的韩国大片并不是一回事情。

后来张艺谋的《长城》还试过中美工业结合但不成功,其它像《寻龙诀》啊,《智取威虎山》,吴京的《战狼》有一定进步,直到《流浪地球》才初步解决全影视工业体系的突破和搭建。

《流浪地球》4年,《明日战记》却要7年?为什么

《流浪地球》官宣拍摄是2017年5月(还有前期筹备),2019年春节档上映,满打满算4年左右,《明日战记》2015年到现在2022年7年时间,这个工期比《流浪地球》久多了,这七年时间《明日战记》到底在做什么呢?

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导演比内地导演强得多,香港电影工业也强得多啊。

香港导演拍商业片确实要成熟得多,香港电影工业确实也比内地更成熟。难道大家没有发现吗?这几年的香港导演全在拍警匪商业大片,这后面就有一个东西,不同题材背后的影视工业壁垒。

古天乐的《明日战记》之前,香港电影人也拍过两部科幻片,一部是2010年王晶的《未来警察》,另一部是2009年刘镇伟的《机器侠》。两部电影还是充斥着香港电影人擅长的动作设计,外请特效公司 特效。这个科幻概念和科幻美学全是在抄外国科幻,科幻工业不成熟显得导致五毛特效明显。

实话实说,刘镇伟的《机器侠》还是有不少亮点的。唯一敢全面搭建科幻工业体系的古天乐,也就是《明日战记》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香港电影工业还比内地要成熟,但是影视工业造成的工期却远比《流浪地球》要长,这反向证明了《流浪地球》那帮人对于中国影视工业的重要性。

当然,《明日战记》的票房上限的问题也在这两个要本问题上。

时隔七年《明日战记》定档,我预言它票房难超《流浪地球》

由于电影现在还没有上映,但根据预告和过往香港商业片的套路,我相信有大多数人都在猜测这是不是一部披着科幻皮的香港警匪大片,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那一层科幻皮,毕竟像它宣传的那样首部中国机甲科幻大片。

这层科幻皮做好了口碑还不烂,我个人敢肯定也能小爆一波卖上不少钱。

目前国产爆款商业大片情况是这样的,10亿以上是基本,20到30亿是小爆,这个口碑爆发吸引大量年轻观众和普通观众,30亿往上就是爆款击穿网络年轻群体,同时吸引海量中国普通观众去看了。40亿,50亿往上就是某个点引爆中国社会,已经形成文化现象了。

比如《流浪地球》的刘慈欣 吴京 中国首部科幻大片崛起 电影表达契合新时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等等,如此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香港因为历史环境的关系,偏偏丧失掉两个最能吸引普通观众的东西。一是中国电影影视工业崛起的文化自信,《明日战记》的科幻皮有一定机会,二是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契合新时代的文化价值观。

相信我,现在这帮港台电影人真的没有这个东西了,甚至因为现实关系还有二心。

《流浪地球》为什么那么成功?在中国科幻大片这个领域上,它是既做到刘慈欣原著里的科幻概念(原著哲学真没有),表达哲学是导演编剧加的新时代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的愚公移山精神,这和中国观众产生共情。

这个去落实科幻概念的科幻美学、科幻工业技术,虽然有借鉴美国和苏联科幻美学,但是它成功建立中国基建狂魔重工业科幻美学,中国观众也是熟悉并且能够共鸣的。

相比之下,《明日战记》科幻哲学,科幻概念,科幻美学仍然全是对于西方科幻的拿来主义。题材打外星人和藤曼老外都拍烂了,大型军事武器,机器人和外骨骼等机甲设定也是偏向西方设定,而不是从我们的军事武器延伸去科幻化。

它唯一的优点就是影视工业进步了,和《未来警察》《机器侠》相比绝不是五毛特效。

文艺作品想要让更多观众接受,要么在内核表达上引起观众的共情,要么在影视美学层面能引起共情。这个打外星人的国产科幻没有既有作品,这个借鉴的拿来主义很正常,但也容易造成拿来主义的作品很小众的感觉。

《明日战记》别说科幻哲学和科幻概念有自己的东西了,连自己的科幻美学都没有,这虽然是中国科幻的必经阶段,但放到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果就是很难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认同,自然也就影响了票房。

《明日战记》注定无法超越《流浪地球》?但是古天乐的尝试值得鼓励

香港的背景是比较特殊的,虽然市场经济非常发达。但是地方太小人口太少,导致香港人并没有内地那种工业崛起,基础科学建立,再搭配历史阶段的那种文化认知。这导致他们拍摄电影很难对于内地革命历史,社会脉络有着清晰的认识。同时又由于西方太强的历史惯性,拍摄这种科幻片也只会将西方已有的经验放进去。不可能主动学习,挖掘我们的东西,再试着去建立自己的东西。

这种背景让香港电影人找到我们的科幻哲学,科幻概念,再落实到科幻美学上太强人所难。但香港电影的影视工业突破又是有意义的,毕竟两岸三地隔得很近,现在最好的香港电影工业和内地几乎融为一体。

比如《明日战记》的主要特效团队是古天乐的天下一特效公司,它负责特效的国产电影不计其数,这家公司的影视工业突破自然就有意义了。

最后,《流浪地球》虽然不成熟但质量还是优秀的,《明日战记》还没上映,但按照香港电影的套路拍着披成科幻皮的警匪片机率很高。现在已经定档8月12日,我们拭目以待吧。

希望中国科幻越来越好,也希望中国流行文化越来越好吧!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
图片小说月排行榜
图片小说推荐排行榜
  • 星辰影院